
“王叔,这门多果子,干嘛要摘掉一些不要啊”记者问到
“这是爱媛,果实不能太密,不然果子长得不好,影响价格”老王连忙答道“你别小看这一株爱媛,去年的价格在四块多一斤呢,我这4亩多的爱媛,亩产4000多斤,能卖七八万,这在以前可不敢想。”
而这样的例子,在丹棱随处可见。丹棱县是位于地处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边缘,也是一个农业大县。丹棱总人口16.3万,从事农业的人口占据了12.8万,目前全县现有水果种植面积17.5万亩,农民人均水果面积1.4亩,居四川省******,年产名优果20万吨,水果产业产值达5.5亿元,丹棱的水果产业正在全国走俏。
苗木市场商机初现

近几年来,随着全国大力推广扶持农业产业,晚熟柑橘在不少地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广,柑橘苗的市场也渐渐火热起来,仅仅在丹棱一地,大小苗木基地就有上百个。
“以前丹棱的苗木确实好做,只有你有货,就不愁卖不掉,不过去年开始,苗木太多了,已经走下坡路,今年到现在苗木还没有定出去10%,而却年同期已经差不多卖光了”丹棱张场镇的一家育苗场的老李这样说道。

辞职创业 成功与风险并存
“丹棱地区的苗木其实质量不错,不过就是相对于其他地方而言价格高,不仅在于人工、土地成本,还有丹棱人种植的技术也是一流的,很多都是干了几十年的果树专家,不过丹棱的苗场都不大,没有形成规模化,各项成本综合,导致成本过高”经过初步统计,同期的一年苗,丹棱的价格比四川简阳、资阳、以及广西、云南等地的杂柑苗木高出50%-80%”王晓凤如是说道:“丹棱的苗不好卖,其实是本地人不太会营销,以往柑橘苗主要是供应丹棱本地以及周边地区的一些辐射,加上丹棱种苗的少,造成了柑橘苗非常畅销的假象,***近几年周边的柑橘苗基本都种的差不多了,靠本地消化,肯定不好卖,要想走出去,******的方法就是借助互联网”

互联网+发力 助力本土经济发展
洪雅的老付以前喜欢育苗已有20多年的经验,自己的几十亩李子林营收非常不错,不过李子苗却不好卖。老付讲到“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种李子苗,周边虽然有不少村民被带动起来种植李子了,不过需求并不高,想扩大育苗的面积落实起来很难”


王晓凤的苧金农业合作社联合周边大小苗场40余家,果农500多户,2016年的销售额已突破亿元大关,“单打独斗的时代过去,我们现在***需要的就是抱团取暖,******的办法就是联合本地资源,帮助他们,同时发展自己,丹棱人不擅自互联网营销、农业互联网的概念还很陌生,我们年轻人正好能利用自己的优势,帮助本地中小型企业快速发展”
2017年,苧金农业还外联合四川农业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中柑所等多个机构的专家教授为果农提供技术指导,并指导了新品柑橘的培育工作。目前柠檬不知火、柠美人等多个新品正在试验种植中。对于农业,王晓凤坚信,只有借助农业的供给侧改革,利用本土资源优势,借助农业互联网+经济、形成产销一体化,带动村民致富,农业产业链才能走的更远! 